第四百九十五章 陈诚的提议!(2/6)
说不得哪个环节出现纰漏就会前功尽弃。但出人意料的是,整个行动竟如行云流水一般顺畅,未生半点波澜。
两百人马,就这样大摇大摆,带着枪支和子弹进入了别失八里的皇宫。
究其原因,除了有沙米查干这位未来可汗四下打招呼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宝钞开路。
连宫中守门的侍卫首领都收了不少钱。
原本他们虽然能携带枪支和子弹进宫,但还是要接受严格检查的。
比如说,子弹的数量就有限制。
不过,正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在收受了大量宝钞贿赂,以及有沙米查干这个可汗嫡长子打招呼要求之后,侍卫首领也就对使团护卫队身体四周绑得鼓鼓的东西视而不见了。
陈诚和霍连诚带着两百兵马,见到了黑的儿火者。
见礼之后,陈诚首先展开朱允熥给的圣旨,宣读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膺天命,奄有四海,德化所及,无远弗届。”
“自无上皇驱逐胡虏,恢复中华,肇基鸿业,传至朕躬,兢兢业业,抚临亿兆,凡日月所照,霜露所濡,皆当沐浴王化,共效尊亲。”
“迩闻别失八里大汗黑的儿火者,据西域膏腴之地,拥兵自重。”
“朕念西域自汉武开疆,唐宗拓土,千年以来,皆为华夏之藩篱,诸邦番王,莫不顺天承运,向化来朝。”
“今尔国雄踞西陲,控扼丝路要冲,朕素闻尔亦晓畅事理,岂不知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之理?”
“自我大明立国,威加海内,四方诸国,或遣子入侍,或岁修职贡,如倭国、高丽、勃固等藩属,皆沐浴恩泽,享太平之福久矣。”
“朕怀好生之德,不欲兵戈相向,涂炭生灵。”
“若尔能幡然悔悟,束身来朝,率别失八里臣民共降大明,朕必待以殊礼,封尔为王,许尔世守其土,永为大明藩篱。”
“尔国百姓,亦得共享大明仁德,通商互市,安居乐业,绵延福祉。”
“若执迷不悟,负隅顽抗,朕当遣虎狼之师,携雷霆之怒,席卷西域。”
“铁骑所至,势如破竹,尔弹丸之地,何以抵挡?”
“届时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王其详思之,毋贻后悔。钦此!”
这道圣旨由政务大臣代笔,文辞典雅,章法严谨,气势恢宏,然内容深藏锋芒。
黑的儿火者初听时一头雾水,只觉文绉绉得令人头疼。
直到朝中一位精通汉文的大臣在旁轻声翻译:“大明皇帝这道圣旨的意思,是说西域自古便属中原正统疆域,今请大汗俯首称臣,俯顺大明天威。”
“倘若大汗应允,大明天子将册封大汗为‘西域王’,并允许继续统治旧土。”
“若不从,大明便将兴兵西征,讨伐别失八里。”
听至此处,黑的儿火者脸色骤变,神情瞬间变得铁青。
这话分明是在威胁。
堂堂别失八里大汗,统御数千里疆土,麾下十万雄兵,怎容他人如此颐指气使?
大明竟敢赤裸裸地提出让他俯首称臣,简直是不将他放在眼里!
他虽心中恼怒,面上却仍强自克制,没有立刻发作。
大明国势日盛,这一点他心知肚明。
此前朝议中,关于是否该向大明低头之事,早已有过争论,但如今时机未到,若贸然低头,等若自辱国威。
即便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