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爱读小说网

我爱读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退位让贤 > 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政的奥秘,老朱的疑惑!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政的奥秘,老朱的疑惑!(3/4)

  只不过,朱允熥将这一称呼改为更为雅致的“秘书”。

    官员肩负的事务繁重如山,有些琐碎却不可或缺的工作,唯有倚靠秘书分担。

    若无此助力,官员们恐怕难以腾出手来专心处理政务。

    朱允熥对此深有体察,也颇为认同。

    随行差役选定之后,便随同官员一同赴任。

    然而,若官员日后调往他处,这些差役并不会随行迁徙,而是留在原地,继续履行职责。

    待新官再度赴任此地时,便不再配备额外的随行差役。

    这正是朱允熥推行衙役正规化迈出的第一步。

    通过从外地调配差役,打破地方固有的势力均衡,新上任的官员便可借此调和各方力量,不必再忧心权力被架空的风险。

    对于差役的选拔,朱允熥令吏部切实负责,同时也让都察院加强监督。

    原则上要和科举选官一样的严格。

    因为衙役不仅是官员的左膀右臂,更是朝廷法度在地方的延伸。

    衙役选好了,官好了,地方上才能真正的安稳。

    那些通过考试入选的差役,无论出身寒微还是曾为旧役,皆因这份差事而挺直了腰杆,也为日后的吏治革新埋下了伏笔。

    其他新政举措,诸如修筑道路、兴建水库、加固河堤、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振兴教育等等,皆不损及任何一方的利益,自然无人站出来反对。

    总体而言,新政推行之前,许多人心中惴惴不安,生怕自己的好处被削减。

    然而,当新政真正落地生根后,竟出乎意料地让各方都感到心满意足。

    究其根源,在于朱允熥的新政改革,与历史上任何一次变革都截然不同。

    过往的变法,无论是商鞅的铁腕革新、王安石的济世新法,还是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乃至雍正的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纳粮,无一例外,归根结底都是利益的重新洗牌。

    不管这些改革披上多么冠冕堂皇的外衣,其本质始终未变。

    整个社会的财富总量有限,若不分给百姓,便落入官绅之手;若百姓多得一分,官绅便少拿一毫。

    因此,每逢改革,总有人要付出代价,利益受损的那一方,必然群起反对。

    谁会心甘情愿将自己的血肉割舍,拱手让人?

    若非如此,又何须大动干戈,推行变法?

    更何况,历史上这些改革的起因,多半源于朝廷财政难以为继,入不敷出。

    国库空虚,国家欲强盛,便需从民间搜刮更多钱粮。

    一次成功的变法过后,社会的总财富未必增长,但国库却陡然充实。

    这些银两从何而来?

    无非是在变革的刀锋之下,从官绅与百姓身上硬生生剥下的一层皮肉。

    这,才是历代变法真正的目的所在。

    精明之人洞悉此理,故而对改革嗤之以鼻,誓死抵制。

    然而,朱允熥的新政却独树一帜。

    尽管它同样涉及“蛋糕”的分配调整,但这一调整却建立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前提之上——各方所得,皆比以往更加丰厚!

    这正是新政令所有人满意的秘诀所在。

    在朱允熥的治理下,大明凭借科技的进步与对外扩张,烘焙出了更大更甜的“蛋糕”。

    新政所做的,不过是将新增的财富妥善分配,让每一个人手中的份额都比从前沉甸甸了许多。

    这是历史上任何变法从未企及的高度。

    而新政,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北城枭雄 陈轩女娲鸿钧成圣 没装,我就是个Omega 风情摇曳 李十一赵曼 温柔男二真香 穿书后死对头总想娇养我 重生七零:肥妻要翻身 李问禅秦瑶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