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爱读小说网

我爱读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退位让贤 > 第四百三十七章 强压!扫盲!内卷化的悲剧!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四百三十七章 强压!扫盲!内卷化的悲剧!(3/5)

是要让天下子民识文断字,掌握谋生之技!”

    “让百姓能操持匠艺,投身工厂,即便无田无地,亦可凭一技之长养家糊口。”

    “公学所需经费,朝廷当予部分补贴,亦可酌情收取微薄学费。”

    “此举利国利民,诸卿想必不会反对吧?”

    如今的大明,正是昂首迈向工业化的前夜,人才之需如饥似渴,迫在眉睫。

    从童子抓起来自循序培养,朱允熥还是觉得太慢了,难以匹配工业腾飞的急切节奏。

    唯有在全国掀起一场浩大的扫盲之潮,方能解燃眉之急!

    诚然,这场“扫盲”孕育的人才,除却寥寥天资卓越者,大多数人难以掌握太过高深的文化知识。

    但即便如此,他们只要能粗通文字、略懂算术,便足以胜任工厂中普通工匠之职。

    这,已然足够。

    未来的子孙,文化水准自会步步攀升,薪火相传,绵延不绝。

    与老朱当年公学交由各地自行操办不同,朱允熥决心另辟蹊径。

    将集中培训师资,再遣往各地兴学。

    教材统一,教法一致。

    如此一来,便可以大幅削减办学所需要的经费。

    仅统一印刷出版书籍一项,便可省下不菲开支。

    还可以借机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而不是像原来的私塾一样,只教四书五经。

    另外,也趁机推广大明官话。

    一举多得。

    詹徽微微俯身,语气恭谨却不失沉稳:“陛下此举,功在千秋,泽被万民,臣深感佩服,毫无异议。”

    “只是臣斗胆进言,朝廷财力有限,推行之时,还需量入为出,谨慎为之。”

    王佐紧随其后,拱手附和:“臣赞同詹大人之言。”

    杨士奇、杨荣等人自然更不会反对。

    对于朱允熥的这一新政,六名政务大臣竟无一人唱反调,仅提醒须注意控制在朝廷财力可承受的范围内。

    这番反应,早在朱允熥预料之中。

    华夏千年以降,教化万民乃朝廷天职。

    启迪民智、传授圣贤之道,向来是治国之本。

    朝廷推行教育,谁敢明面上反对呢?

    若真要唱反调,也只能从“财力不足”这一托词入手,别无他法。

    当然,这一条到具体实行的时候,仍会是很大的障碍。

    老朱之前建立起来的“义务教育”,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过,如今大明朝廷的财政非比从前。

    朱允熥也有信心将其实施下去。

    旋即,朱允熥继续道:“除此之外,朕尚有数策待行。”

    “其一,完善新军募兵之制,使其更加严谨规范,弥补细微疏漏。”

    “其二,发行战争债券,非仅为筹措军资,更欲让万民从中获利,凝聚民心,共襄对外拓疆之大业。”

    “三,推行国民经济五年规划,统筹全国道路交通、农田水利之建设,增设制造工厂,尤重造船厂,以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新军早已初具规模,如今不过是对制度加以精雕细琢,力求滴水不漏。

    发行战争债券,表面筹资,实则暗藏深意。

    让更多百姓因战事得利,从而为朝廷开疆拓土的雄图增添助力。

    至于经济、道路、水利、工厂之兴建,都早已起步,只是这些事,此前并无先例,都是朱允熥一个人在推动,朝廷各部各行其事。

    如今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北城枭雄 陈轩女娲鸿钧成圣 没装,我就是个Omega 风情摇曳 李十一赵曼 温柔男二真香 穿书后死对头总想娇养我 重生七零:肥妻要翻身 李问禅秦瑶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