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爱读小说网

我爱读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退位让贤 > 第四百三十七章 强压!扫盲!内卷化的悲剧!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四百三十七章 强压!扫盲!内卷化的悲剧!(2/5)

佐却仍不甘心,欲再度进谏。

    然而,就在这时,詹徽不动声色地瞥了他一眼,目光中带着一丝示意,随即恭声附和:“陛下圣明。”

    王佐见状,嘴唇微动,似有千言万语梗在喉间,最终却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低头道:“臣遵旨。”

    他的语气中夹杂着几分不情愿,肩膀微微下沉,显然内心挣扎未平,却不得不屈从于大势所趋。

    朱允熥龙眸微眯,瞬间洞悉了两人心中的盘算。

    新学新政之风席卷朝野已久,如今既要大刀阔斧推行变革,废除贱籍之举显然早已在众人意料之中,甚至算不得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相较于分割豪绅田产的雷霆手段,废除贱籍不过是一纸户籍名分的更动罢了,于朝堂诸公而言,实则影响不大。

    毕竟,普天之下,大部分人本就是良民,贱籍之人本来就相对少很多。

    此举无非是将良民之数增添几分而已。

    王佐之所以在此事上激烈抗争,一方面源于他那根深蒂固的守旧观念,视尊卑之别为天经地义,不容撼动。

    另一方面,则是暗藏心机,欲借此事为筹码,在后续的博弈中谋取更多回旋余地。

    他的算盘打得精明:我在废籍之事上退让一步,其他新政推行时,是否也该轮到你们做出让步?

    这才是王佐真正的如意算盘。

    他的神情,全是故意做作。

    然而,朱允熥对此却毫不在意。

    他胸有成竹,因为接下来的几项新政,皆不触及根本性的利益纠葛,无需与群臣针锋相对。

    思及此,朱允熥朗声开口,语气坚定而从容:“第五项新政,即兴建师范大学,广育师资,推广大明官话。”

    “同时,令各地当兴办公学,不仅为童子启蒙,更要趁农闲之际,为成年百姓开设补习课程,教其操持官话,识读《大明日报》,掌握基础算术,彻底摆脱文盲之困。”

    早在先前,太祖朱元璋便以铁腕推行“义务教育”,命各地设立公学,甚至将学堂之光洒向偏远乡村。

    此举虽高瞻远瞩,却引来朝臣一片非议,斥之为劳民伤财,收效甚微。

    然而,老朱力排众议,以无上威严压下反对之声,硬是将此事推行下去。

    若依正常历史脉络,老朱驾崩之后,这些公学恐难逃被废弃的命运。

    朝廷诸公皆视其为无底之壑,耗银无数却难见回报,早已心生不满。

    可朱允熥的横空出世,彻底扭转了这一轨迹。

    “昔日皇爷爷开设公学,这是大明盛世的根基。”

    “今朕承其志,必将此道发扬光大,使天下子民,皆有书可读,开启民智!”

    朱允熥首先高高举起太祖的大旗,语气中带着一丝庄重与缅怀。

    继承先帝遗志,乃天经地义的孝道,亦是这个时代无可辩驳的“政治正统”。

    谁敢在这上面公然唱反调,无异于自寻绝路。

    随即,他话锋一转,继续道:“古人云,‘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然朝廷所需之才,终究有限。”

    “科举取士,百中难出一俊,读书人纵有满腹经纶,若不得朝廷录用,便难以立足世间。”

    “正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此言何其悲哉!”

    朱允熥语气微转:“今朕开创科学之道,开辟新局,如今各行各业,皆渴求识字明理之人。”

    “据朕所知,民间私塾如今生徒激增,座无虚席。”

    “朕兴办公学,非为科举选才,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北城枭雄 陈轩女娲鸿钧成圣 没装,我就是个Omega 风情摇曳 李十一赵曼 温柔男二真香 穿书后死对头总想娇养我 重生七零:肥妻要翻身 李问禅秦瑶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