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逆风局中试真金!(3/4)
当大批的乡绅地主成功转化为资本家,他们便不再是改革道路上的绊脚石,反而会成为推动改革前行的强大助力。
这不仅能将改革所引发的社会动荡控制在最小范围,更是朱允熥改革计划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否则,即便他贵为皇帝,若贸然与全天下的官僚和豪绅为敌,想要取得成功,也比登天还难。
退一万步来讲,即便能用武力强行压迫,官僚阶层也大可采用出工不出力的法子,凭借各种推诿、拖沓的手段,将改革之事搅得一团糟,使之功亏一篑。
更何况,大明当下整体的社会风气极为保守。
而改革,往往伴随着混乱以及全新的社会风气,这势必会让众多人陷入思想的泥沼,迷茫困惑,不知所措。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军队。
毕竟,军队中的将领与士兵,同样也是人,同样会受到社会思潮的冲击与影响。
唯有将那些豪绅,循序渐进地转化为资本家,朱允熥才能拥有一批志同道合的自己人,才能团结更多的力量,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大明社会的转型。
以此为基点,再结合自己前世知识所赋予的超前眼光,朱允熥满怀信心的挥笔书写着接下来的改革计划。
科举制度的革新之类的举措,同样也是他宏大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写着,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紧接着,有太监禀报道:“陛下,政务大臣詹徽、王佐求见,称有急事上奏。”
急事上奏?
朱允熥闻言,几乎不假思索,当即开口道:“宣!”。
很快,詹徽与王佐二人走进书房。
见礼之后,王佐双手高高举起手中的科举试题,道:“陛下,臣刚刚得到消息,今年的科举竟然泄题了!”
泄题?
朱允熥听闻此语,猛地一下站起身来,疾步向前,伸手从王佐手中接过科举试题。
今年,乃是大明推行新科举制度的首个年头。
朱允熥对这全新的科举体系寄予厚望。
当“科举泄题”这一犹如晴天霹雳般的消息传入耳中心中顿时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怒火。
新科举制度的设计方案,皆是出自他之手。
自认为已做到万无一失,本不该出现泄题这般严重的纰漏。
除非是一个系统自上而下、从内到外,都腐朽到了极致,所有既定的程序与监督机制全部沦为徒有其表,毫无作用的空壳,那一切便另当别论了。
正因心中有这些想法,故而,初一听闻科举泄题之事,朱允熥的第一反应便是,此前所设的隔离防范措施并未生效,这极有可能是一场波及甚广的系统性腐败。
那些人的胆子,竟然大到了这种地步?
“是哪一科泄题?”朱允熥强压着心头的怒火,语气冷峻地问道。
“进士科!”王佐连忙回应。
“仅有进士科吗?”朱允熥追问道。
在他的预想之中,若真的是系统性问题,那么,理应所有科目都会受到牵连,难以幸免。
王佐被这一问,当场愣住,稍作迟疑后,才开口道:“回陛下,目前臣所知晓的情况,仅有进士科出现了泄题。”
紧接着,王佐便将方孝孺开坛讲学的内容与科举试题惊人相似,以及裴砚冰曾与方孝孺私下秘密会面等事,一股脑儿的详尽道出。
他笃定地认为此次考题相撞,必定是科举泄题所致,绝无其他可能。
待到一番长篇大论结束,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