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逆风局中试真金!(2/4)
当着老朱的面,吉垣将情报展开,声音平稳地念出了上面的内容。“刑部以方孝孺涉嫌参与科举舞弊为由,将其抓捕,并派遣大批武丁,把考院围了个水泄不通。”
老朱刚听到这个消息时,神色一怔,显然也有些始料未及。
不过,他毕竟久经风浪,很快便回过神来,冷笑道:“好啊,他们终于按捺不住,跳出来反击了。以科举舞弊为借口,这手段倒是高明。”
吉垣听得一头雾水,满脸茫然问道:“太上皇的意思是,科举泄题是假,那些人真正的目的,是要对付方孝孺这个新学的创立者,借此来反对陛下即将推行的新学新政,对吗?”
老朱笑道:“你只说对了一半。反对新学新政,这一点毋庸置疑,可科举泄题舞弊之事,却未必全是假的,说不定背后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呢。”
“接下来,就看熥儿如何应对这场风波了。”
老朱抬起头,目光悠悠地看向远方,似乎透过层层宫墙,看到那个正面临考验的孙儿。
“你们以前不是总夸熥儿治国的本事比咱还强吗?”
“不可否认,熥儿确实有本事,这一点咱心里清楚。他按照自己的理念治国,将大明治理得蒸蒸日上。”
“换作旁人,还真做不到。就是咱,在这方面,也得承认不如他。”
“但真正的考验,并非是他如何顺利推行自己制定的政策,而是当逆风来袭,陷入困境时,他要如何破局。”
“咱当年也是在无数次挫折中摸爬滚打,吃过不少亏,要不然也不会弄出空印案、郭恒案,还让胡惟庸那厮坐大,险些酿成大祸。”
“这世上,最难捉摸、最难掌控的,始终是人心啊。”
“倘若他这次能像从前一样,不费吹灰之力便稳住朝局,顺利推行新学新政,不引发丝毫动荡,那咱是真的服他了。”
……
皇宫,御书房。
朱允熥拿笔写着即将推行的各项国策。
权力斗争,无疑是政治舞台上永恒跃动的旋律。
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不过是扫除前行阻碍的手段罢了。
真正令他心心念念的,是顺利地将自己心中那一套治国之策,推行至整个大明。
对于大明未来的路究竟该如何走,朱允熥已反复思忖,斟酌了无数个日夜。
他也多次深入民间,对大明社会的里里外外,展开了极为详尽细致的调查了解。
治国之策万不可太过理想化,一旦脱离实际,便如无根之萍,无法落地生根,真正执行下去。
如今,他的心中已然渐渐勾勒出一个相对完备,周全的方案。
倘若真如之前在女真三部那般,在大明境内将所有地主豪绅的土地一股脑儿全部没收,而后再平分给每一个人,这无疑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然而,若采取巧妙的手段,逐步将地主豪绅手中的土地收回朝廷,迫使他们转型成为资本家,这却是一件极有可能实现的事情。
资本家,尽管在后世被无数人诟病、斥责为剥削者,可相较于封建地主,他们依然要先进得多,文明得多。
一旦资本市场繁荣昌盛起来,大明必将迎来一个更为迅猛、飞速的发展阶段,将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远远地抛在身后,亦非难事。
以繁荣昌盛的大明为基石,坐拥整个蓝星的资源与市场,到那时,即便是大明最底层的无产者,也能过上相对富足,优渥的生活。
更为关键的是,如此一来,便能够将改革所面临的阻力,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