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男人是不能带孩子的(1/5)
“你说你,连你自己的男人都拦不住?行了,还是我来烧火吧,你炒菜去。”说完,赵老太屁股一撅,就要往灶膛门口坐去。眼看着自己娘都快要坐到自己身上了,赵贵也只能站起来。
然后他走到顾兰的身边,“媳妇,我来炒菜吧。”
“不用了。”顾兰完全没有自己男人帮到自己的感觉,反而心里堵得慌。
赵老太还在一旁催促,“你有时间,就多看点书,早点儿考取功名,也好让咱们都过上好日子。”
赵贵没理会自己娘,而是将赵辰抱了起来,“那我带孩子玩会儿去,一会儿好吃饭了我再回来。”
赵老太见状又要阻止,“你一个大老爷们,带什么孩子,孩子就放在这儿,有咱们看着能出啥事?”
“娘,你就好好的烧饭吧,我带孩子出去了。”
平日里他总是在木炭坊上干活,没什么时间留在家里,现在留在家里的时间久了,他才发现,原来娘并不如自己想象中的那般好。
也许自家媳妇在娘的跟前,受了不少委屈。
赵贵将孩子带出了门,到处溜达了一圈。
他这一举动,不知惹来多少人的羡慕。
“你说这顾兰的命咋这么好呢,自家男人还给她带孩子,又能挣钱,她每天啥也不用干,咱们咋就没这么好的命呢。”
“谁让你当初嫌弃人家赵贵家里穷,媒人都上门给你说亲了,你都不乐意,要不然,今天享福的人就是你了。”
“可不就是嘛。”
几个年轻的小妇人,大多手里都捧着一个娃娃,背上还背着一个,有些甚至脚边还跟着一个。
刚进门的新媳妇,只要是身体没问题的,大多都是连着生,三五年就能生下三四个孩子。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时代的人女子的寿命如此短暂的原因。
身体还没有调养好,就生下一胎,一直生到自己生不动为止。
好好的身体也在不断的怀孕生产中逐渐衰弱。
村里的汉子们,在农闲时节,大多都凑在一起唠嗑,家里的这些家务活,鲜少会有人愿意帮自己的媳妇一把。
他们看到赵贵在领孩子,这些汉子都哈哈大笑。
“赵贵啊,你咋跟那帮娘们似的,还带着孩子出来溜达呢。”
赵贵没生气,反而笑着说:“她们娘俩在屋子里做饭呢,孩子待在灶房里不安全,我就带孩子出来转转。”
赵辰嘴甜的朝着这些汉子们喊:“叔叔伯伯们好!”
“哎哟喂,瞧瞧看这孩子,嘴巴可真甜!我家那小子,都快三岁了,见着人跟见着鬼似的,一个劲的往大人身后躲啊,也不知道我家那婆娘是咋教的孩子。”
“人家赵贵可是读书人,教出来的孩子能差吗?”
“说到底,还是得读书啊。”
对于他们这些地里刨食的庄稼汉来说,唯一能够跨越阶层的机会,只有读书。
千百年来,都是如此。
谁甘愿自己的子孙后代,世世代代都当这社会最底层的人?
对于这些从来都没读过书的人来说,读书既是神圣的,也是让他们心生畏惧的事情。
“赵贵啊,这读书到底难不难?我家那小子快五岁了,是不是也能去村塾里读书了?”
“你问的这是啥问题,读书要真那么简单,岂不是人人都去读书了?”
“我听我隔壁的七舅公说,读书是世上最难的事情,想要出头,更是难上加难!”
“娘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