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捐书(6/12)
的动静,紧绷的神经也松了几分。万岁山、罗镇海和葛大山等人接到陈琬琰拉赞助的书信,亲自前往益州询问具体事宜。
陈琬琰在怀王府为几人接风洗尘,安排好住处让其先休息一日,第二日便带着几人去参观即将完工的书楼。
“这是赵国第一座为文人学子建造的书楼,我想给书楼捐一批书,不知诸位有没有兴趣?”
万岁山对她的号召响应的十分积极,立马表态道:“这是做好事,万某十分愿意!”
罗镇海和葛大山不知她是个什么路子,但他们已经没了靠山,又欠她了人情,如今淮南道都是怀王的人,他们也想寻个靠山,当即便表示愿意捐赠。
陈琬琰道:“也不让你们白捐赠,会给你们扬名的。”
万岁山十分熟悉她的路子,当即就笑着问道:“是在书籍扉页写捐赠人的姓名吗?”
“不是。”
万岁山:“……”换套路了?
陈琬琰笑道:“书楼会将你们捐赠的书籍分别摆在不同的屋舍供人翻阅,你们每人有一间书屋的命名权,也会在这间书屋标明捐赠人的一些简单的介绍。”
扉页的事已经用过了,尤其是景睿帝父子用过了,他们不能效仿帝王。
罗镇海和葛大山互相对视了一眼,还有这好事?
万岁山眼睛一亮,“郡主说的可当真?”
他们商人最爱资助秀才举子,为的就是给自己找靠山,这批书捐了就是提前投资,肯定是不会亏的,而且还比资助学子的回报要高,毕竟资助的学子有限,考上功名的也少之又少。
而书楼就不一样了,万万千千的学子汇集在这里,中功名的概率也会提高很多,来书楼的学子知晓了他们的捐赠,就算是大家互不相识也能结个善缘,指不定日后人家因为看过他捐赠的书,惠及他的子孙后代呢。
做人就要考虑长远一点。
“当真,做好事就要留名嘛。”陈琬琰道。
万岁山乐呵的不行,“捐捐捐,您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罗镇海和葛大山也没意见,他们生意能做这么大,自然也不是目光短浅之人。
此事一敲定,万岁山等人便按照陈琬琰的指示,在益州的各个书坊开始订书,陈琬琰收购了一家印刷坊,招了工人开始印书,益州的印刷坊也都陆陆续续接到了书坊的印刷订单。
陈琬琰亲自下厨做了两道菜,二人吃过饭就出去游湖了,一直玩到入夜才回王府。
翌日一早,赵瑾瑜将请婚的奏疏直接往景睿帝跟前送,又给中书省和尚书省长官通信,让其部门的左右谏议大夫一起弹劾张县公及其党羽。
陈琬琰给刘扉写信,要求冻结基金会的所有资金,并且组建审查委会进行清查整治。
要求基金会所有商户进行自查,将各在灾区售卖物品的价格,以及拿到的补贴交给审查部门,肃清混入基金会的不法商户,以及从中谋利的小人。
赵瑾瑜看着书案对面的小姑娘一脸得意,笑盈盈的问道:“写的什么?”
陈琬琰将写好的书信捏起来,在空中甩了甩,“我让刘扉另立财务部门,孤立掉张家塞进来的人,基金会的银子在我手中,让张家人随便批补贴,不给他们支补贴银子就是了。”
另外让刘扉将非她产业,不经允许私自悬挂爱心标识的铺子举报到太府寺,告其行骗!
赵瑾瑜抬手摸摸她的脸,“我夫人真厉害。”
陈琬琰咧着嘴笑个不停,她能想象那些贪污基金会补贴银子的人肯定会气的跳脚,尤其是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