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太子加冠仪(2/11)
惠庇荫才有如今的我,父皇的话我会记在心里。)赵瑾瑜直身跪坐,景睿帝取下帽子,放置于身侧内侍的红木托盘中,赵瑾瑜起身作揖拜景睿帝后,跟着赞者进东侧殿更换常朝服,再由赞者请出,接受朝臣三拜。
赞相祝唱:“吉月令辰,乃申嘉服,克敬威仪,式昭厥德。眉寿万岁,永寿胡福。”
景睿帝取过白鹿皮小帽,赵瑾瑜低头跪坐在景睿帝面前。
景睿帝将帽子戴在他头顶,曰:“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碮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朕嘉尔德,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期明日之功也。”
(建立非一般的事业必要特殊的人才,有的马奔跑踢人能行千里,有的人受到世俗讥讽能建立功名,朕认为你能经受的住艰难的考验,在这过程中稳步积累福德,期许你日后能功成名就。)
赵瑾瑜对答:“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昏昏之事,立赫赫之功,报君父尔期。”
(我知道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我不会因为世俗嘲笑而做昏庸的事,会立下赫赫功勋报答您。)
礼赞引赵瑾瑜进东侧殿换皇太子衮冕,再次接受朝臣三拜,又引导他跪坐回景睿帝面前。
赞相祝唱:“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其服,以成厥德。万寿无疆,承天之庆。”
景睿帝满意的替赵瑾瑜取下鹿皮小帽,伸手取过葛纱制成的黑色官帽,帽子上的薄纱与东珠在阳光下泛着七彩的光泽。
景睿帝道:“厚积薄发行稳致远,不啻微芒造炬成阳,初心如磐笃行致远,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作则必成!”
(准备充分才能行的稳走的远,不要排斥微弱的光亮,光亮积攒的多了也会像太阳一般明亮,希望你不负初心笃定前行,虽然阻碍很多,但只要你去走去做,就一定可以成功。)
赵瑾瑜伏地叩首,“儿臣必不负今日父皇加冠之仪,一生忠于父皇先祖,行无愧天地,立对得起百姓。”
景睿帝将犀牛簪导入发髻固定官帽,虚抬手让赵瑾瑜起身,“天高海阔,我儿必将有所成。”
礼部尚书眸光闪了闪,弓腰请赵瑾瑜去东大殿换朝服,刚才景睿帝与赵瑾瑜之间的对话听着十分有深意,他这会儿却来不及细想。
等赵瑾瑜身着十二章帝王的衮冕回来,赞相有一瞬间的失语,要不是知道这是太子的出阁礼,他还以为太子要原地登基了!
也只是惊恐一瞬,赞相便回过神高呼,“良辰吉日众人贺,天子加冠施君恩,储君威仪镇四方,臣子追随尽人事,忠肝义胆报皇恩!”
面对皇帝的任性,众官员虽然有些懵逼,但这不妨碍他们排练过,轮到他们上场表忠心了,百官一起高呼。
“微臣定当尽心尽力追随陛下,辅佐太子殿下。”
景睿帝被这整齐的呼喊声取悦,这出阁礼本该他儿子十六岁那年就举行的,拖拖拉拉了二年,他终于给他举行了最盛大的出阁礼仪!
等赵瑾瑜去西侧殿祝祭完毕,景睿帝需要给赵瑾瑜赐字,因为他本名叫赵景铄,瑾瑜是沈兰给他取的小字,他便没再另外赐字,只唤了他一声瑾瑜。
赵瑾瑜应答之后,瑾瑜就是他的字。
景睿帝赏赐了赞相和参与今日仪式的众大臣金银和布匹,众人再次向赵瑾瑜道贺,太子成年普天同庆,景睿帝下旨大赦天下。
陈琬琰因为是女眷不能进宫观礼,并不知今日发生的事,一直等到午时初(十一点)大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