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亲力亲为 见义见利(3/3)
次到各个村落帮忙。最开始,百姓不信,嘴里念叨着什么唐郡丞又玩新花样咯、还不是为了贤名…
十多天后,质疑的声音就少了很多,大部分村民见到唐禹,也不调侃了,只是嘿嘿笑着。
一个月后,唐禹几乎和他们打成一片了,因为这一个月,他非但亲力亲为,组织联产,让士兵干活,而且自己偶尔也下地干活,甚至和百姓在同一张桌上吃饭。
蜀地的百姓发现,这唐郡丞真是牛逼,连我们这种糠咽之物都能吃得下,和其他官确实不一样。
行胜于言,润物无声。
两个月后,有个赖皮笑着吆喝道:“唐郡丞又下地啊,这六月大热天的,不怕黄鳝钻了你钩子(屁股)啊!”
唐禹摆了摆手,道:“赶紧回去吃饭,别瞎逛。”
那人注定是吃不成饭了,因为这事儿被其他路过的人听见了,给他一顿好打,打得他喊爹叫娘。
“龟儿子,心头没得哈数,唐郡丞也是你娃能骂的?”
“妈个批,我们秧田长那么好,靠的哪个?”
“那三百个人,是打赢了一万个人的英雄,结果跑来给我们栽秧子、扯稗子,整得泥敷沼戴的。”
“这些看不到哦?没长心啊!”
“二回再让我看到哪个敢扯唐郡丞的壳子,老子腿杆给他打断!”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蜀地的人不是癫子,他们的血性和骨气、仗义和善良,正在回归。
挽救一个地方的经济与生产,恢复一个地方的民生与秩序,唤醒一方百姓心中的淳朴的道德和良知。
这是什么?
这就是王道。
什么是王道?
王道就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