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爱读小说网

我爱读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退位让贤 > 第四百六十九章 新一轮狂潮!边关偶遇!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四百六十九章 新一轮狂潮!边关偶遇!(3/4)

 “此地毕竟是边疆要冲,怎能如此松懈?”

    二人正交谈间,前方一队人马迎面而来。

    为首者身着官服,气度沉稳,身后跟着几名衙役。

    一见两人,当即快步上前,抱拳拱手,朗声道:“两位想必便是朝廷派往东察合台汗国的使节大人了!”

    “下官嘉峪县县令李伯约,恭迎二位大人莅临!”

    他的声音洪亮而恭敬,隐隐又带着几分边疆官员特有的坚韧。

    “李伯约?”陈诚闻言,微微一怔,目光在对方脸上停留片刻,试探道:“可是昔日子弹工厂的李厂督?”

    李伯约眼中闪过一瞬错愕,似未料到对方会认出自己。

    旋即,他神色恢复如常,唇角泛起一抹淡然笑意,轻描淡写道:“那都是陈年旧事,如今下官乃是嘉峪县县令,唯愿尽心竭力,为朝廷守好这西北门户。从前的事,不提也罢。”

    他的语气平静,颇有几分超然物外的洒脱,过往之事,皆以释怀。

    当年朱高煦叛乱,李伯约掌管的子弹工厂不幸卷入风波。

    虽说子弹工厂在抵抗叛军进攻中立下功劳,保住了关键军资,但因曾向叛军供应过弹药,终究难逃过失之责。

    叛乱平定后,朝廷论功行赏,亦严惩罪责,李伯约因此被罢黜官职,论罪判刑。

    卷宗呈至御前,朱允熥阅后,念其在危难之际力挽狂澜,守住了子弹工厂,功不可没,遂格外开恩,免了他的刑罚,仅将他贬谪至边疆任职,以观后效。

    边疆风沙漫天,民生凋敝,读书人多不愿远赴此地为官,李伯约却并未因此消沉,反而扎根边陲,兢兢业业,事必躬亲,以实干赢得了当地百姓的敬重。

    不久后,原嘉裕县县令任期届满,改任他职,政务处考量再三,认为李伯约表现卓然,又已熟悉边疆事务,遂再度擢升其为嘉峪县县令。

    此刻,李伯约站在陈诚与霍连诚面前,昔日的厂督风采早已淡去,却多了一份历经磨砺后的沉稳与坚韧。

    陈诚此前在行人司当差,掌管宣旨等职,久经朝堂,对朝廷内外的大小事务了然于胸。

    朱高煦叛乱一案,震动朝野,堪称惊天动地的大案。

    他曾多次奉命向涉案之人宣读圣旨,对案情始末了如指掌。

    乍闻李伯约之名,记忆的闸门瞬时开启,他立刻想起了这位曾在朝堂上引起诸多王公大臣争论不休的厂督。

    霍连诚虽也耳闻过此人,却因未曾深入接触,印象略显模糊。

    经陈诚一提,他才恍然,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李伯约的经历堪称跌宕起伏。

    从国子监一名默默无闻的学子,到骤然擢升为五品厂督,可谓一步登天,风光无限。

    却因卷入朱高煦叛乱的漩涡,功过相抵,遭贬边陲。

    如今,他又以嘉峪县县令的身份重掌一方。

    如此大起大落的人生轨迹,宛如一出波澜壮阔的戏剧,引人唏嘘。

    旁人谈及这样的人物,总不免心生好奇,夹杂着几分怜惜与敬佩,彼此间的距离也因此拉近了几分。

    陈诚凝视李伯约,语气诚恳而郑重:“李县令久驻边陲,想必对胡人之情势洞若观火。”

    “我等奉圣上之命,出使东察合台汗国,肩负重托,责任重大。还望县令不吝赐教,助我等明晰前路。”

    此言并非无的放矢。

    出使前,举荐陈诚的杨荣杨大人曾郑重叮嘱,抵达边疆后,务必多向当地官员、胥吏乃至黎民百姓虚心请教,详尽探查东察合台汗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神龙战婿萧战 绑定哪吒,我成华夏神明团宠 假少爷被赶回农村带妻儿逆袭人生 萧逸萧天骄 和反派联姻后我爆红了[穿书] 我让大佬前夫怀孕了 表面风流 替嫁后我成了钓系万人迷 情敌营业中[娱乐圈]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