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文武之争,奇怪的战争!(2/4)
“政务处无奈之下,只得另寻他策。”
杨荣微微停了一下,语调中透出一抹坚韧:“臣等反复商议,查阅新政的章程,发现西南土司本属大明疆域,其地方事务,乃属大明内务,而非对外征战。”
“陛下曾有明旨,军政分离,政务处不管军事,只在必要时,配合军方。”
“然内务与对外战事不一样,按规定,政务处有权统率朝廷各部,责令地方官府,保持大明各地的稳定和安宁。”
“原各省都指挥使司裁撤后,部分精锐兵马整编为内卫军队,由政务处统领,受兵部与各省巡抚、巡按共同节制。”
“章程明载,若地方突发叛乱,巡抚巡按有权紧急调遣当地所辖的内卫武丁,予以弹压。”
“据此,政务处行文云南、四川两省,命其调用境内内卫武丁,迅疾出击,镇压那些公然挑衅朝廷、藐视法度的土司。”
杨荣说到此处,眼中闪过一丝振奋:“与此同时,兵部担负起对土司用兵的统筹之责,刑部亦全力配合。”
“刑部缉盗司抽调精锐人马驰援云南、四川。”
“地方官府的捕快也加强巡查,严密布控,将那些胆敢抗拒王法的蛮夷一一擒获。”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中多了几分自豪:“此番举措,已初见成效。”
“内卫武丁骁勇善战,势如破竹,接连剿灭叛乱,九名土司首领已被正法,震慑西南。”
“刑部缉盗司雷厉风行,擒获三名负隅顽抗的土司头目。”
“各地衙门的捕快亦不辱使命,平息多起叛乱,又俘获两名煽动祸乱的土司首领。”
“甚至连税务司的稽查人员,在追查偷逃税赋时,也顺手擒获了一批企图潜逃的蛮夷逆贼。”
“西南叛乱的土司,已经有不少伏法。”
杨荣说到此处,语气陡然一转,带着几分冷峻与讥讽:“反观军务处,因其固守陈规,不愿增兵,仅有的三千人马,也不愿分兵。”
“虽也取得几场胜仗,却受困于崇山峻岭之间,进军迟缓,平叛之势几近停滞。”
“若依军务处这等疲沓方略,只怕到了猴年马月,西南土司之乱仍将绵延不绝,徒耗国力,贻误战机!”
他垂首一揖,声音铿锵有力:“陛下,西南之事,关乎大明江山稳固,军务处既不能迅速调兵平叛,政务处却不能坐视国内动荡而不管,调集人马,平定叛乱,实属份内之责!”
杨荣言辞凿凿,慷慨激昂,朱允熥却是终于听明白了。
好家伙!
他心中直呼好家伙!
好一出意料之外的戏码!
这西南战事,竟然不是军务处调遣大明精锐的军队又出征,而是政务处倚仗内卫武丁,联合刑部缉盗司、地方衙门捕快,还有税务司的稽查等准军事力量在打仗?
行政体系,未借军方一兵一卒,竟自行掀起一场对外征战,且战果斐然,进展如火如荼?
这番景象,委实有些超乎想象了。
然而,细细一思量,似乎又很合理。
西南土司的武装力量,虽不可小觑,然其战力与大明相比,终究相去甚远。
历史上,明清两朝对西南用兵,每每耗费巨额银两,折损无数将士,方能略有斩获。
可如今的大明,远非原本历史上的大明。
工业化浪潮席卷而至,火枪火炮制造突飞猛进,迅速普及。
新军装备精良,训练严苛,粮饷充足,其战力之强,对旧式军队绝对是降维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