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帝王心术,富商的韭菜宴!(2/4)
重要一环。若老朱执意“砸场”,不仅事关新政颜面,更将他置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无上皇与当今皇帝陛下产生矛盾,他夹在中间,稍有不慎,轻则丢官罢职,重则身家性命不保。
如今老朱化干戈为玉帛,蒋瓛如释重负,眼中闪过一抹庆幸。
不过,老朱这份隐忍克制,仍令蒋瓛暗自震愕。
他深知无上皇平日性如烈火,雷霆震怒时无人敢撄其锋,今日却能在这般挑衅之下按捺怒意,谈笑自若,实在出乎意料。
这份城府,绝非常人所能及。
不过,这就是蒋瓛对老朱的认知不足了。
实际上,对老朱而言,能这样隐忍根本不足为奇。
他虽脾性刚烈,动辄雷霆万钧,但骨子里却深谙能屈能伸之道。
这是成大事者的必备气度。
市井小民或因面子之争固执到底,甚至不惜鱼死网破,而胸怀大志之人,往往能将荣辱置之度外,忍常人所不能忍。
譬如一人与宿敌势如水火,积怨深重,然若有利可图,或需联手共谋商机,或须购其产业以成大业……
凡此种种,凡夫俗子往往放不下心中的怨念,放不下自己在别人眼中的面子,宁可不做生意不赚钱,也绝不与宿敌言和。
特别是不可能自己主动去“低头”!
然而,真正能成大事的人,则完全不一样。
他们必会暂抑恩怨,对“宿敌”笑脸相迎,携手共事,甚至向“宿敌”低声下气赔礼,以换取更大的回报。
唯有如此,方能于风云变幻中屹立不倒,成就伟业。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此言乃是至理。
成大事者,往往需在逆境中砥砺心性,锤炼意志。
唯有能屈能伸,方能在风云际会中屹立不倒。
譬如与宿敌推杯换盏,谈笑自若。
即便心底厌恶至极,亦能强颜欢笑,共饮美酒。
纵然遭遇屈辱,也可洒然一笑,视若云烟。
寻常人绝难有此等胸襟。
只会认为自己受不了这样的“窝囊气”。
而这,正是伟人与凡夫的区别。
刘邦未发迹时,能空手赴未来岳丈的寿宴,毫无礼金却面不改色,谈笑风生。
如此厚颜无畏,才能铸就其大汉开国之君的伟业。
老朱亦然。
他年少时手持破碗,浪迹江湖,饱受世人冷眼与嘲讽,早已将屈辱化为前行的动力。
若连些许讥笑与白眼都无法承受,他又怎能从一介布衣,逆天改命,登上大明太祖的宝座?
区区几句嘲讽,在老朱眼中,不过是过眼云烟,微不足道。
他在朝堂之上对一些触怒自己的大臣,时常雷霆震怒,甚至将其诛杀,皆有深意,非因一时的意气用事。
每逢决断,他总将理由深藏心底,表面却故意流露出火爆脾性,塑造出一个真性情、快意恩仇的帝王形象。
这并非他本性暴戾,而是帝王权术的精妙运用。
唯有如此,方能震慑群臣,稳固江山。
若非关乎朝政大计或皇权安危,老朱实则是一个十分宽宏大量的人。
懒于在琐碎小事上纠缠计较。
帝王精力有限,天下之事纷繁复杂,纵是九五之尊,亦难面面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