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爱读小说网

我爱读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退位让贤 > 第四百五十七章 三箱奇珍改天下!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四百五十七章 三箱奇珍改天下!(1/4)

    朱允熥嘴角微扬,露出温和而赞许的笑意,声音清朗而温润:“郑卿远涉重洋,历经艰险,归来不易,功绩卓著,朕心甚慰。”

    “卿之功勋,朕已铭记,必当厚加封赏。”

    他语气微转,带着一丝期许:“郑卿此行见闻,定是波澜壮阔,待卿休整完毕,务必详述一番,命史官一一录之,传为佳话,启迪后人。”

    他们这一路见闻,可不仅仅是“好听的故事”,同样也是出海的“资料”。

    从这些见闻里面,便能够对海外诸国有大致的了解,也可以为后面的航海者开路。

    郑和心头一暖,叩首谢恩:“陛下隆恩,臣不胜惶恐,感激涕零,臣谨遵圣谕!”

    他行礼完毕后,随即令人呈上一排八只沉甸甸的漆木箱。

    “陛下,此乃臣等一路搜集整理之航海志,涵盖水文地理、各国风土人情与国情概况,皆是臣与将士历尽艰险,呕心沥血而成,望为大明未来远航之基石。”

    朱允熥颔首示意,太监迅速上前,将箱子抬至御前。他亲自打开其中一箱,随手翻阅一本,目光流连于密密麻麻的字迹与精致的舆图,脸上露出满意之色。

    “好!有了这些详尽典籍,大明水师从此可纵横四海,任意驰骋!郑卿,你立下不世之功!”

    郑和忙俯身谦逊道:“陛下谬赞,臣不过是尽忠职守,不敢居功。”

    稍作停顿,他又继续禀道:“除典籍外,臣等还自各国带回不少珍奇特产与异邦书籍,装满了归船,如今皆已妥善移交,存入国库。”

    “此外,遵陛下特旨,臣自新大陆携回甘薯、土豆与玉米,皆有两船之多,今特选其中精品各一箱,谨献御前,请陛下御览。”

    言罢,又令人抬来三只雕花木箱,依次掀开箱盖。

    朱允熥眼中闪过一抹难以抑制的喜悦。

    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疾步上前,箱内之物赫然映入眼帘。

    果不其然,正是甘薯、土豆与玉米,色泽鲜亮,形态饱满,仿佛承载着无尽的希望。

    他转过身,脸上绽放出明朗的笑容,难掩兴奋地对身旁的老朱说道:“皇爷爷,这便是孙儿曾向您提及的天地奇珍!它们看似平凡,却是大明福泽绵长的根基。”

    朱允熥指着箱中的作物,兴奋道:“甘薯与土豆,亩产可达数千斤之巨!”

    “更妙的是,它们不择土壤,纵是贫瘠荒地,亦能蓬勃生长。”

    “有了这两样宝物,我大明从此可永远摆脱饥荒的阴影,百姓安居乐业,国祚永固!”

    他稍顿片刻,望向另一箱中的玉米上,继续道:“至于玉米,虽产量稍逊,但其用途广泛,可为粮食,亦可作牲畜饲料,实乃不可或缺的良种。”

    老朱浓眉微挑,眸内透出一丝审视。

    他出身寒微,深谙稼穑之艰辛,而非自小养尊处优、不问民间疾苦的帝王。

    即便朱允熥此前已多次提及这些作物的神异,他心中仍存疑虑,问道:“一亩地真能产数千斤?”

    “此事听来未免太玄了。”

    “庄稼之事,自古有定数,如此高产,怎能让人置信?”

    朱允熥早料到老朱会有此问,嘴角轻扬,露出从容的笑意,答道:“皇爷爷,这些作物并非中原传统的五谷,其生长习性与产量自然不同。”

    “这些奇珍在新大陆的蛮夷手中,远未发挥其真正潜力。”

    “他们囿于刀耕火种的粗放农法,未能精研种植之道。”

    “而我华夏子民,勤勉智慧,擅于改良作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北城枭雄 陈轩女娲鸿钧成圣 没装,我就是个Omega 风情摇曳 李十一赵曼 温柔男二真香 穿书后死对头总想娇养我 重生七零:肥妻要翻身 李问禅秦瑶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