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爱读小说网

我爱读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退位让贤 > 第四百五十二章 让老朱重见天日的办法,隐忧!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四百五十二章 让老朱重见天日的办法,隐忧!(2/4)

奇效,有些猴子的病症得以痊愈,堪称神迹。”

    “然而,亦有不少猴子因此丧命,未能挺过实验。”

    “至于成败之因,医学院的医师仍在苦苦探究,尚未得出定论。”

    杨荣说到此处,语气中带着几分唏嘘。

    朱允熥微微颔首,目光沉静中透着一丝深思。

    这样的进展也在情理之中。

    纵观历史,人类探索针管注射疗疾之术,耗费数百年光阴,历经坎坷,方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臻于成熟。

    过往的岁月里,有大量时光因盲目摸索而虚掷。

    如今,有他指点迷津,医学院得以少走弯路,集举国之力兴建的学术殿堂,更将大大加速这一进程。

    然而,即便如此,短时间内欲臻至完善,仍是痴人说梦。

    更何况,连适配注射的药物尚未问世,除却汤药,怕也只有干净的盐水可堪一用。

    细细想来,当下医学的突飞猛进,归根结底源于三方面的革新。

    其一是人体解剖学的深入钻研。

    以前传统医学对此多有忽视,反倒是仵作验尸时对人体构造了然于胸,技艺精湛。

    奈何仵作与医者之间,隔着难以逾越的行业壁垒,彼此难通有无。

    直至“科学”理念融入医学,方打破窠臼。

    新一代医师,开始系统性研习解剖,洞悉人体奥秘,宛如拨云见日。

    其二,在于医学科目的细分。

    实际上,传统医学早已有分科之端倪,诸如专治跌打损伤、专治妇科疾患、专治头痛顽疾的江湖郎中,他们皆是各有所长。

    然而,整体上来说,医学分科仍显零散无序,缺乏章法。

    而“科学”的精髓,就是分科而学。

    科学讲究条分缕析,讲究术业有专攻。

    故而,新医学的分科远比旧时精细,脉络清晰,宛若江河分流,各自奔涌。

    也因为专而细,又促进了医学的进步。

    其三是药物辨析与新药研发的日新月异。

    旧药的效用被重新审视,新药的创制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为医学开辟崭新天地。

    朱允熥心底暗忖,即便眼下仅能以盐水注射人体,亦足以令人振奋。

    若此法可行,太祖皇帝“死而复生”的奇迹,便能披上“科学”与“合理”的外衣,令人信服,不至于引发朝野动荡。

    一念及此,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旋即沉声下令:“即刻以政务处的名义,传谕京师大学,命医学院掌院及主持针管注射实验的诸位医官,速速入宫觐见。朕有要事相询,刻不容缓!”

    朱允熥心中已悄然酝酿出一番筹谋。

    若一切顺利,正可趁郑和班师回朝之际,向普天之下昭告太祖皇帝“重焕生机”的惊世消息。

    杨荣微微一愣,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不明白陛下为何急召医学院诸人。

    但他并不未多言,只是恭敬拱手,应道:“臣遵旨。”

    作为臣子,他的谨慎与忠诚一如既往,未曾因疑惑而稍有迟疑。

    朱允熥并未隐瞒,目光扫过殿内三人,将心中盘算娓娓道出。

    说起来,他的计划其实并不复杂。

    在这个时代,无论何种疾患缠身,医师所能倚仗的,无非是靠汤药治疗。

    病人须得亲口吞咽,方能生效。

    换而言之,若有人久病卧床,连药汁都无法下咽,医师便束手无策,唯有坐视其日渐病重,渐至油尽灯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北城枭雄 陈轩女娲鸿钧成圣 没装,我就是个Omega 风情摇曳 李十一赵曼 温柔男二真香 穿书后死对头总想娇养我 重生七零:肥妻要翻身 李问禅秦瑶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