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郑和归来!新技术突破!(2/4)
皇亲国戚们纷纷加入这场逐梦天涯的冒险。藩王分封海外的举措,更是将这股出海热潮推向了顶峰。
《大明日报》如同一扇敞开的窗牖,将海外的奇闻异事源源不断地呈现在世人眼前。
从那些光怪陆离、令人叹为观止的异邦风情,到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的奇珍异宝,再到隐藏在浩瀚大洋彼岸、仿佛无穷无尽的财富机遇,无不令人心潮澎湃,魂牵梦绕。
当然,报纸也坦诚告诫天下,海外诸多地域仍是一片蛮荒,尚未开化,与大明的繁华盛景形成鲜明对比。
然而,那片广袤土地下潜藏的无数宝藏,宛如暗夜中的明珠,绽放出令人无法抗拒的璀璨光芒,吸引着无数人趋之若鹜,视其为通往富贵荣华的坦途。
在朝廷这般声势浩大的倡导之下,民间迅速掀起了一股席卷四方的出海热潮。
市井街巷间,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百姓聚在一起,眉飞色舞地谈论着远方的传说。
无数胸怀壮志的冒险者,满怀憧憬地加入勋贵豪商的船队,乘风破浪,驶向那片充满未知的大洋深处,追逐着足以改写命运的机缘。
他们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仿佛只要踏上征程,就能将梦想握在掌心。
然而,理想虽如星辰般璀璨,现实却往往冷酷无情。
更多的人心中仍存疑虑,踌躇不前。
毕竟,浩瀚大海之下,暗藏着无尽凶险。
狂风巨浪、未知的异族、遥远的航程,无一不是对勇气的考验。
即便《大明日报》将海外描绘得如同仙境,那些未曾亲历之人,依旧对那片陌生之地心怀忐忑,畏惧那潜伏在波涛深处的莫测风险。
之前暹罗,勃固所发生的骗局,也让许多人心存畏惧。
《大明日报》对此从不讳莫如深,而是直言不讳,将海外探险的种种凶险和盘托出。
浩瀚大海,瞬息万变,狂暴的台风如狰狞巨兽,随时可能咆哮而至,将船只吞噬于无底深渊。
踏足那未开化的蛮荒之地,蚊虫毒蛇如幽灵般潜伏在暗影之中,稍不留神便会发动致命一击。
更有那迥异于故土的水土环境,可能引发疾患,甚至让人命丧异乡。
此外,还有当地土著的敌意、海盗的突袭、匪寇的劫掠……种种危机,宛如悬于头顶的利剑,令人心悸胆寒,叫人不敢轻易涉足。
然而,正如古语所云,“富贵险中求”。
若一心渴盼建功立业、积累财富,怎能畏缩不前,避开所有风险?
只是,这风险究竟有多大,值不值得一搏,却成了无数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疑问。
朝廷的宣传虽绘声绘色,民间却始终有许多人心存疑虑。
随着通往倭国的海上航线顺利开通,百姓的认知悄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昔日那遥不可及、只存在于市井传闻中的倭国,如今变得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曾经的倭国,在百姓心中是遥不可及的异邦。
唐时鉴真大师六渡东瀛的传奇故事,早已在民间流传千百年。
那段九死一生的经历深入人心,让人们以为前往倭国需耗费数年光阴,历经重重劫难,稍有不慎便可能魂断异乡。
直到海禁解除,朝廷大刀阔斧开辟航线,世人才惊觉,原来通往倭国的旅途竟如此便捷。
乘一艘坚固的商船,风顺时不过六七日,稍慢也不过十余日,便能安然抵达。
至于近在咫尺的台湾,往来更是便捷异常,宛如走亲访友般轻松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