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爱读小说网

我爱读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退位让贤 > 第四百四十四章 钢铁洪流,新时代的巨兽!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四百四十四章 钢铁洪流,新时代的巨兽!(1/4)

    朱允熥深谙一个道理:皇权虽至高无上,却脆弱如薄冰,只在十步之外。

    任你权倾朝野,富可敌国,若身边近侍起了歹心,便是防不胜防的灭顶之灾。

    因此,他对身旁的护卫从不轻易责罚,表现得宽厚仁和。

    若真有护卫行事不妥,他也不当场发作,而是温和地将其退回原属部门。

    从何处来,便回何处去。

    待他们回到原处,若需惩处,自有原部门处置,井然有序,恩威并施。

    这抽调制的确立,便是出于这样的考量。

    更深一层的原因,则是朱允熥不敢将身家性命完全托付于任何单一势力。

    帝王之道在于平衡,性命攸关之事,绝不可轻率交付他人之手。

    让锦衣卫、刑部和新军三方人马互相牵制,天枢司居中调度,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天枢司成立后,除了护卫皇帝出行,还肩负另一重任,即“庇护”朝中重臣。

    朱允熥颁下旨意,以彰显皇恩浩荡。

    凡政务要臣、军务大员、中枢机要重官、各部堂官,以及外派的巡抚、巡按,甚至带兵的将帅,皆由天枢司派遣精锐护卫,确保其周全。

    这既是天子恩赐,也是无上的荣耀,大臣们自无推辞之理。

    这些护卫每隔一段时日轮换一次,返回天枢司述职,新一批护卫则接替上岗。

    述职之际,他们自然会向天枢司详述自己是如何展开工作的,顺带也就将所护之臣的日常起居、言行动向都做了汇报。

    这,便是朱允熥的另一层深意。

    护卫之名下,实则暗藏耳目,既安大臣之心,又察大臣之行,可谓一举两得。

    有了天枢司的周密筹备,朱允熥出宫再无繁琐阻碍,随行护卫训练有素,调度得当,他出行比以往顺畅了许多。

    如今的他,三五日便要外出“巡察”一番。

    当然,受限于交通条件,他无法远离中枢太久,多在应天府辖内四处走动,略尽目力所及之事。

    今日,他便来到了应天府的长江码头。

    站在码头高处极目远眺,十里江岸一派繁荣景象。

    江面上,千帆争流,桅杆如林,浪花翻涌;岸边,船只往来不息,有的刚刚抛锚靠泊,有的正解缆起航。

    无数工匠与脚夫在码头间奔忙,肩挑背负,卸下沉甸甸的货物,又装上新的辎重,汗水滴落,吆喝声此起彼伏,勾勒出一幅热火朝天的盛景。

    放眼望去,一艘与众不同的船只赫然入目。

    它高耸的烟囱喷吐着滚滚青烟,宛如巨兽吐息,航行中劈波斩浪,速度远超周遭的风帆船,气势夺人。

    这便是大明新生的骄傲——蒸汽机船。

    如今,大明的造船厂已成功打造出四艘这样的巨舰,正式下水,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更多的蒸汽船正在匠人们的巧手下孕育成型,或在图纸上精雕细琢,或在船坞中锻造锤炼,蓄势待发。

    因其技术尚处初创阶段,诸多缺陷与潜力都需在实战中淬炼,为日后的革新奠定根基。因此,这四艘先驱船被悉心安排,航行于金陵至申城,再南下泉州,沿珠江直抵广州的成熟航道。

    这些线路久经商旅考验,既有江河的平缓,又兼海路的汹涌,正适合全面试探新船的能耐,为未来发展积累宝贵的经验。

    从金陵到广州,陆路里程约两千六七百里。沿途南岭山脉横亘如屏,峰峦险峻,沟壑纵横。寻常百姓若凭马车或快马出行,需翻越崇山,渡过湍流,跋涉三四十日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北城枭雄 陈轩女娲鸿钧成圣 没装,我就是个Omega 风情摇曳 李十一赵曼 温柔男二真香 穿书后死对头总想娇养我 重生七零:肥妻要翻身 李问禅秦瑶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