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爱读小说网

我爱读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退位让贤 > 第四百四十章 让各方都很满意的新政?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四百四十章 让各方都很满意的新政?(3/4)

踏实的幸福感,如同春风化雨,浸润着大明万千子民的心田。

    要稳住粮价,朱允熥自有一套雷霆手段与长远筹谋。

    首先是不惜花费巨资从海外购入粮食,哪怕明知是亏本的,由朝廷掏钱来补贴,也要让粮仓充盈,确保民间无饥馑之忧。

    同时,下令大兴农田水利,修筑水库,筑起堤坝,一步步让荒芜之地变为沃野,让田地不再受制于天时,旱涝皆能保收。

    另一方面,推动农药与化肥的研发,运用科学选育之法,培育出更为优良的种子,并将各种先进的种植技艺传授给百姓,提高单位面积的亩产。

    此外,还从海外引入高产作物,拓宽了农耕的疆域。

    此外,朱允熥还命人遍布各地兴建粮仓,囤积余粮以备不时之需,调控市场,平抑粮价。

    ……

    凡此种种,措施繁多,环环相扣。

    故而,尽管其他东西的物价都在涨,老百姓的收入也猛涨,粮价却始终不动,安如泰山。

    降低田赋,自然也是这宏大棋局中的一着妙手。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经济蒸蒸日上,其他领域的税源如泉涌般增长,不仅足以弥补田赋减免带来的缺口,甚至还有余力让国库更为充实。

    这给了朱允熥降低农业税的底气与豪情。

    况且,新推行的等级纳税之制,已然将田地分为三六九等,田少者税轻,减免顺理成章。

    而田多之家,虽理论上每亩税负更重,可那些乡绅豪族早已将田地换成股票,手中再无寸土,税负自然无从谈起。

    如此一来,减税之策便如流水般顺畅推行,惠及民间而不伤国本。

    这一切,朱允熥都以帝王之姿运筹帷幄。

    粮食是百姓的命根,是社稷的根基。

    只要粮价稳如磐石,民心便如铁铸般坚不可摧。

    而他,便是那个为万民撑起这片天地的明君,俯瞰苍生,受万民拥戴。

    除此之外,还有一桩事让百姓心生欢喜,拍手称快。

    那些地主乡绅将田地交予“银行”之后,银行并未将其闲置,而是委托给专门的田地租赁机构加以管理。

    新政开始后,寻常百姓只需支付远低于昔日乡绅索取的低廉租金,便能轻松租到田地耕种。

    更令人欣慰的是,朝廷所成立的租赁机构秉持公平之道,行事公正无私。

    凡是愿意下地劳作的人家,家家户户都能分到田地。

    每家每户能租种的田亩,按人口均摊,租期长久稳定,宛如朝廷亲手赐予他们一份属于自己的土地。

    虽名义上只是“租赁”,可实则与“分田”给了他们无异。

    当然,若有人自愿放弃租田,朝廷也不强求。

    毕竟,愿种田者众多,无需逼迫任何人拿起锄头。

    那些不愿耕作之人,也并非无路可走。

    他们多半选择进城谋生,或投身修路筑桥修水库等浩大工程,凭一身力气养家糊口。

    恰逢大明如今百业待兴,正需无数这样的自由劳动力。

    无论是田间耕耘,还是城中打拼,这些新政带来的机遇,都让百姓真切地尝到了甜头。

    如此恩惠当前,他们又怎会不支持新政?

    怎能不感恩戴德呢?

    连那些衙役也不例外,对深政十分欢迎。

    朝廷推行“收支两条线”的铁律,严令所有收入归入国库,彻底堵死了他们过去随意敲诈勒索的门路。

    乍看之下,这无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北城枭雄 陈轩女娲鸿钧成圣 没装,我就是个Omega 风情摇曳 李十一赵曼 温柔男二真香 穿书后死对头总想娇养我 重生七零:肥妻要翻身 李问禅秦瑶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