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朱允熥的镰刀,以及诚实!(2/5)
哪家股票?这些问题,如今统统被抛诸脑后。闭着眼睛买便是了,反正横竖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那些起初对将田地折价换成股票心存疑虑、迟迟未曾入市的乡绅地主,如今个个后悔得肝肠寸断。
他们望着节节高升的股价,面色铁青,暗自咒骂自己当初为何优柔寡断,错过了这泼天的富贵。
早知今日盛况,当初又何必瞻前顾后,徒留遗憾呢?
可如今说什么都晚了,追悔莫及也无济于事。
证券交易所每日清晨大门甫一开启,便被蜂拥而至的购股人群挤得水泄不通,门庭若市已不足以形容此景。
想买?哪里还有机会!
排队的人群如长龙蜿蜒,望不到尽头,交易大厅内人声鼎沸,喧嚣震天。
无奈之下,那些腰缠万贯的乡绅、地主与豪商只得另辟蹊径,出钱雇人代为排队。
生怕一人之力不够,他们一掷千金,雇来五人、十人,甚至二十人占据队列,只为抢得股票,抢得入市的机会。
金陵城的上空,仿佛弥漫着一股无形的硝烟,所有人都在这场财富的狂欢中拼尽全力,欲罢不能。
……
这一切,早在朱允熥的算计之中,丝毫不曾偏离他的预想。
股市,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支柱,宛如一头沉睡已久的巨兽,一旦被唤醒,便会释放出令人胆寒的磅礴力量。
新诞生的股市中,那些初尝甜头的股民尚未被市场的无情教训洗礼,尚不知资本那柄锋利镰刀的残酷。
在暴富传说的蛊惑下,他们的情绪如烈火烹油,个个为之癫狂,眼中只剩财富的幻影。
当所有人为之疯狂的时候,股市在情绪的驱动下,自然会暴涨。
而这,正是朱允熥所乐见其成的景象。
尽管他也特意颁下旨意,语气郑重地告诫臣民:股市暗藏风险,切不可头脑发热,务必谨慎行事。
可这些话,不过是表面文章罢了。
朱允熥心里清楚,这只是为日后卸责留下的托词。
在如今这股如潮水般汹涌的市场热潮中,那些被贪欲蒙蔽双眼的人们,又怎会因他几句空洞的劝说而停下追逐金钱的脚步呢?
朱允熥洞悉人性,深知此时的他们早已听不进任何理智的呼声。
他之所以默许,甚至暗中推动这场狂热,背后自有深意。
如今还不是信息时代,更没有计算机记录数据。
股市交易全凭纸质票证,繁琐而原始,入市的门槛因此被抬得极高。
最低的入场券,也需要二百两银子。
这笔数目,对于寻常百姓而言,无异于天文数字。
如此一来,大多数平民被天然隔绝在外。
他们的“参与”,不过是茶肆酒肆间的闲聊谈资,或是对那些一夜间赚得数万两银子之人投去的艳羡目光。
偶尔有少数人被豪商雇去排队购票,赚些微薄的跑腿钱,便已是他们与这场盛宴最接近的距离。
真正有资格踏入这场资本游戏的,无一不是富贾乡绅。
这一切的根源,皆因朱允熥独具匠心,创出了以地契折价换取股份的奇招。
通过乡绅将田地折价,银行放出银钱,乡绅再用这些银钱购入股票,而公司募集资金后又将银钱存回银行。
这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手腕,环环相扣,巧妙至极。
最终,那些乡绅地主手中的田地,竟不知不觉落入了朝廷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