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爱读小说网

我爱读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退位让贤 > 第四百三十一章 舞弊风暴,釜底抽薪之策!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四百三十一章 舞弊风暴,釜底抽薪之策!(3/4)

    此法虽非万无一失,却也屡试不爽。

    然而,自科举肇始,朝廷历来倡导“盲考”,严禁猜题押题之风。

    一些书肆私印的科举押题书籍,朝廷一律视为禁书。

    若被官府查获,轻则抄家,重则人头落地,绝不留情。

    思索及此,朱允熥心头一沉,既觉“撞题”真相已明,又感此事棘手难解。

    关键在于,如何令参与会试的举子、天下读书人乃至黎民百姓信服此事纯属巧合,而非暗藏猫腻?

    若仅轻描淡写的告知“只是误会,不过撞题罢了”,只怕无人肯信。

    设身处地,若换作自己应考,得知不久前有人当众讲解试题,且此人与命题考官交情匪浅,朝廷告知并无泄题,他会信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这种事,即便朝廷反复讲千遍万遍。

    恐怕绝大多数的人,仍会认定其中必有蹊跷,是朝廷有意隐瞒包庇。

    更别说,眼下还有数不清的官僚和豪绅,就等着借此事大作文章,来狙击新政新学呢。

    事实上,裴砚冰并无私下泄题,杨士奇主动请罪,不过因身处漩涡,不方便自辩,只得由姚广孝代为澄清,可问题是,怎么向天下人解释呢?

    朱允熥沉默半晌,目光缓缓扫过殿下四人,沉声问道:“你们对此可有应对之策?”

    殿内一时陷入沉寂,众人皆低头凝思,寻找破局之法。

    片刻后,夏原吉率先打破沉默,声音低沉而坚定:“陛下命詹徽、王佐二人扛住朝野舆论与百官的责难,实乃高招。”

    “此事眼下只能暂且拖延,以案情复杂、牵连甚广为由,慢慢审理。”

    “只要查不出裴砚冰泄题的确凿证据,便无法结案定罪。”

    “待时日渐长,风波自然消散,大事可渐化为小,小事终归于无形。”

    朱允熥闻言,目光微微一闪,这正是他最初的打算。

    然而,此策虽能解一时之困,可拖延下去,固然可平息科举舞弊的风波,但新学新政的推行大计,势必随之搁浅,化为泡影。

    即便拖到最后,裴砚冰也难逃失察之责,需以此向朝野有个交代。

    而方孝孺,即便无任何证据证明他涉入泄题,为安抚天下民心,也只能再将其逐出京师,远离朝堂。

    如此一来,科举舞弊的危机虽解,那些阻挠新政的势力却如愿以偿,自己这边反倒落得个一败涂地的下场。

    这笔账,无论如何算,都是血亏。

    他眉头紧锁,胸中郁气翻涌,正欲开口,杨荣却抢先一步上前,拱手进言:“陛下何不发动新的对外征战,并大肆宣扬,以此转移朝野的关注呢?”

    “此前朝廷曾遣军征讨暹罗、勃固,分两路进发:一路由舳舻侯朱寿率海军南下,战绩斐然,已大获全胜。”

    “另一路则从云南陆路进军,至今仍在修路前行,屡受当地土司部落袭扰。”

    “如今暹罗、勃固虽已臣服大明,南洋陆路仍未打通,朝廷决意继续修筑。”

    “而那些胆敢挑衅天军、阻挠修路的土司,已触犯我大明天威,朝廷出兵讨伐,正当其名。”

    “臣请陛下下旨,征伐西南诸土司,以及乌斯藏、朵甘、金川等地,效仿之前平定女真三部之举,将这些桀骜不驯的土司彻底铲除,永靖西南边陲。”

    “借此良机,将天下目光从科举风波引向对外战事,如此,亦可扭转被动之势。”

    朱允熥听罢,眼眸骤然一亮。

    转移视线,确是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北城枭雄 陈轩女娲鸿钧成圣 没装,我就是个Omega 风情摇曳 李十一赵曼 温柔男二真香 穿书后死对头总想娇养我 重生七零:肥妻要翻身 李问禅秦瑶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