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凤隐铁腕,阴阳轮转!(2/4)
,这无疑更是将他置于风口浪尖。“是!”顾盼君简短应道,声音依旧沙哑冷冽。
言毕,顾盼君转身,登上了马车。
不过,马车并未立即启程,静静停驻在原地,似在等待着什么。
应天府尹与法科主官对视一眼,两人眼中皆闪过一丝惊讶,旋即又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
之前陛下命应天府抓人,他们尚一头雾水,可如今再联系这审判指令,哪里还能不明白。
这分明是陛下欲以顾彦修案为契机,开启新学新政的序章。
应天府管辖的京师之地,皇亲国戚、勋贵功臣、朝廷大员云集。
理论上讲,除朝廷明文规定的特殊重臣,应天府无权缉拿外,但凡其他人有违法乱纪之举,皆应由应天府缉捕归案。
即便那些手握重权的朝廷重臣,也仅仅是本人受特殊庇护,其家人若有不法之事,应天府同样有权过问。
然而,理论上的律条规定与实际执行中的情形,却有天壤之别。
事实上,即便有皇亲国戚或是勋贵功臣的子弟在光天化日之下,于闹市街头行凶杀人,应天府的差役们往往也只能在一旁看着。
莫说上前抓捕,就连出面制止的勇气都没有。
他们所能做的,唯有将此事上报府衙,由府衙官员上奏。
再或者是被都察院的御史,或是其他朝中官员知晓后,上奏朝廷。
只有当政务处或军务处下达明确指示,又或是陛下降下旨意,应天府依旨行事。
京师乃天子脚下,朝廷官员府邸鳞次栉比,权贵云集。
不可否认,若真有人犯下穷凶极恶、天理难容之事,无论其身份何等尊贵,总会有刚正不阿,心怀正义的清官站出来,不惧权势,毅然上奏朝廷。
可世间之事,大多并非如此极端。
平日里那些鸡毛蒜皮却又实实在在欺压百姓的琐事,就不见得会有官员愿意耗费心力去理会,更不会为此专门撰写奏章。
如此一来,应天府的差役,若选择置身事外,便等同于默认无权无势的平头百姓只能默默承受欺压,毫无反抗之力。
就拿赵三爷那档子事来说,若不是机缘巧合,恰好被朱允熥撞见,恐怕还会任由赵三爷继续为非作歹,直到其恶行积累到人神共愤,再也无法掩盖之时,才会有官员站出来弹劾。
如今,陛下却下令让应天府的官员抓捕国舅,甚至还要对其进行审判。
这一旨意,无疑是向长久以来在应天府内形成的不过问皇亲国戚,勋贵高官之事的“潜规则”公然宣战。
这意味着,往昔那些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看似威严却难以落实的权力,即将实实在在的交到应天府官员手中。
此令一下,应天府的一众官员们瞬间陷入了复杂的情绪漩涡之中。
心中可谓是又惊又喜,又忧又惧。
对于为官之人而言,权力便是立身之本,又有谁不渴望手中权力得到扩充,谁不渴望拥有更大的权力呢?
可一想到要直面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权势滔天的皇亲国戚、勋贵高官,官员们又只觉头皮一阵阵头皮发麻。
但圣意已下,他们即便满心惶恐,想要退缩也毫无可能,只能咬着牙,硬着头皮上了。
马车仍然未走,一众官员便都不敢离开,只能恭恭敬敬的在一旁侯着。
又过了一会儿,一群侍卫簇拥着一个庄稼汉模样的人赶了过来。
那侍卫头目面向马车,双手抱拳,行了一个标准的拱手礼,高声禀报道:“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