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爱读小说网

我爱读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退位让贤 > 第四百零八章 新学之争!立场鲜明与明哲保身!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四百零八章 新学之争!立场鲜明与明哲保身!(1/5)

    在明初的读书人中,方孝孺之名如雷贯耳,声名远扬。

    而年轻的解缙与之相较,亦是毫不逊色,同样在文坛与官场中崭露头角,备受瞩目。

    而且,方孝孺虽然才名极高,却从未涉足科举考场。

    身为大儒宋濂的得意门生,凭借着出众的学识和才华,被人举荐,得以直接面圣,由此绕过了科举这一常规进阶之路,直达天听。

    解缙自幼便被视作神童,传闻他天赋异禀,读书时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能日记万言,且自幼便遍览儒家经典。

    传言他十岁时,便已将四书五经的义理融会贯通,

    到了十五岁,更是腹有诗书五车,各种典故皆是信手拈来,令诸多饱学之士都为之惊叹。

    原本解缙想要参加科举,一展宏图,却被父亲以修身养性为由,强令其在家潜心沉淀三年。

    直至十八岁,解缙方才出山,一举夺得江西乡试解元之位。

    随后在会试、殿试中一路过关斩将,位居前列。

    如此年少有为,着实让那些皓首穷经、读了一辈子书的老儒生们自惭形秽,被他的光芒压得抬不起头来。

    入朝为官后的解缙,曾多次上奏言事,针砭时弊。

    其所奏之事,亦在朝野上下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例如,他曾上奏弹劾左都御史袁泰。

    尽管当时未能成功扳倒袁泰,但解缙凭借自身的名声和威望,让袁泰心生忌惮,即便心怀怨恨,也不敢对他进行打击报复。

    不仅如此,解缙还写过为韩国公李善长申冤的奏折。

    要知道,李善长之事乃朱元璋钦定。

    解缙此举可谓是冒着极大的风险。

    然而,老朱最终也并未因此治他的罪。

    后来,解缙因种种缘由离开了朝廷官场,转而投身于民间讲学。

    他虽身处江湖之远,却并未就此沉寂。

    反而凭借着渊博的学识,在民间养望,四处讲学传道。

    所到之处,学子云集。

    随着时间的推移,解缙的名声愈发响亮,影响力也日益扩大。

    也正因如此,当有书生骤然听到他的名字时,才会表现得那般惊讶,眼中满是敬仰与震撼。

    解缙听到有人开口便称自己为“神童”,心中不禁五味杂陈,颇有些哭笑不得之感。

    毕竟那不过是幼时旁人给予的赞誉之言罢了。

    可谁能想到,在自己长大成人,历经世事,甚至当了官,还四处讲学,门下弟子众多,已然成为众多学子敬仰的“老师”之后,这“神童”之名却始终如影随形,难以摆脱。

    在外人的传说中,自己仿佛永远都只是那个年少聪慧的孩童,而非如今成熟稳重,有着丰富阅历和深刻见解的大儒!

    也不知究竟该为这份名声感到高兴,还是该为始终被这个标签所束缚而悲哀呢?

    一时间,心中感慨万千。

    解缙微微苦笑,开口道:“大人之称,实不敢当。我如今已不再是朝廷命官,而是一介白衣,逍遥于江湖之中了。”

    “解先生谦逊,令人钦佩。”书生脸上洋溢着喜悦之色,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透着敬仰,笑着说道:“明参日月,大满八极,夫是之谓大人。”

    “解先生虽不在朝廷为官,却学富五车,才冠天下,德行更是高洁无暇,志趣亦高远非凡。”

    “似您这般人物,称一声‘大人’,又有何不当之处呢?”

    那书生摇头晃脑,文绉绉地说着,字里行间皆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北城枭雄 陈轩女娲鸿钧成圣 没装,我就是个Omega 风情摇曳 李十一赵曼 温柔男二真香 穿书后死对头总想娇养我 重生七零:肥妻要翻身 李问禅秦瑶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