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敛财之法!论如何割富豪的韭菜!(3/6)
便引发了多少祸端与动乱!”“沿海之地,乃至整个大明的治安,都因此而恶化了许多。”
“为了整治这些乱象,朝廷以及各级官府,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
“你们可曾仔细算过这笔账?”
“更不用说,社会动荡所带来的那些无形的成本。”
“若将这些加起来,恐怕早已远远超过每年征收盐税所获得的几百万两银子。”
社会综合治理成本,这在后世是一门专门的“科学”。
这个成本,不仅仅是国家为维护治安所增加的费用。
还包括整个社会的商人,乃至普通民众所额外增加的各项开支,由此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阻碍。
比如说,某个地方私盐贩子猖獗,那其他做合法生意的商人,也多半都不敢前往该地。
因为私盐贩子乃是官府通缉的重犯。
在这个时代,对贩卖私盐的惩罚,相较于后世对贩卖毒品的惩处,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旦发现,就会人头落地。
说白了,敢贩卖私盐的人,皆是亡命之徒。
然而,毒品尚有禁绝的可能,食盐却是百姓生活的必需品,一日不可或缺。
故而,贩卖私盐的人如野草般,杀了一批又来一批,源源不断。
某地若有大量这样的亡命之徒,治安又怎能好得起来呢?
商人们出于对自身人身安全的考虑,自然对这些地区敬而远之。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商业日益繁荣,这些潜在的社会成本将会越来越高昂,远远超过征收盐税所得的那区区几百万两银子。
只可惜,大明的官员们,还不懂得算这方面的政治账、整体账,仅仅只看到了征收盐税所带来的眼前收益。
此言一出,杨荣、夏原吉等人,皆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们都是极为聪慧之人,饱读诗书且深谙政务。
此前不过是思维局限,未曾从这般独特的视角去考量问题。
如今经朱允熥提点,他们自己细细琢磨,便发觉其中所言似乎确实大有道理。
心中不禁暗自感叹,陛下不愧是陛下,真龙天子,天资睿智,远非凡人所能企及。
不过,夏原吉心中仍存疑惑,他拱手道:“陛下这番言论,大有道理,发人深省,臣受教了。”
拍了一句马屁后,他接着道:“不过,若食盐不由盐商经营,那朝廷又该以何种方式向百姓售卖食盐呢?”
“倘若对食盐售卖一事放任不管,只怕那些唯利是图的奸商便会趁机作乱,或哄抬盐价,或制造稀缺,或以劣充优。”
“依臣之见,诸如食盐、米粮之类关乎百姓日常生活的民生必需之物,朝廷还是应当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说到这里,夏原吉稍稍停顿了一下,又道:“陛下刚才提及进口货物之事,皆无需官督商办,莫不是心中已有什么更好的良策?”
“不错!”
朱允熥点了点头,道:“食盐、米粮等物资的采购与销售,朝廷虽可允许商人参与其中,但要实施严格且有效的把控。”
“国家的经济命脉,绝不能落入商人之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说到这里,他话锋陡然一转,道:“之前杨荣提到进口物资时,各部门各自为政,混乱无序。”
“朕决定成立一家专门的进出口贸易公司,全权统管朝廷的各项进出口事宜。”
“日后但凡与藩国签订贸易协议,皆由这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