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爱读小说网

我爱读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盛唐华章 > 第979章 此处便是龙脉所在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979章 此处便是龙脉所在(1/3)

    既然几个大臣都做缩头乌龟,李瑛干脆直接揭晓答案,懒得听满朝文武叭叭。

    “朕认为咸阳县境内的北仲山,比起尧山与金栗山更胜一筹,你们有何见解?”

    在原先的历史时空中,位于咸阳境内北仲山上的贞陵里面埋葬的是唐宣宗李忱。

    能够在死后被冠以“宣”字作为庙号,就知道这个李忱是个有作为的皇帝。

    而事实上,唐宣宗李忱确实是晚唐时期最后一位做出功绩的皇帝,他登基的时候大唐已经建立两百二十年,在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毒瘤之下已经是病入膏肓。

    李忱在位十三年,任内整顿吏治,限制宗室,提拔贤良,遏制宦官,使得唐朝在政治上出现回光返照的趋势,被后人称之为“大中之治”。

    在武功方面,李忱重用张仲武在河北、辽宁一带大破山奚、契丹等部落,复地千里。

    又任用张议潮攻略陇右,数败吐蕃,成功收复了河西走廊,一举夺回兰州、凉州、瓜州、沙州等被吐蕃人占领的土地。

    另外,李忱在位期间,还平定了南方的安南之乱,维持着大唐帝国对越南地区的统治,还在西部的河套地区招抚了叛乱的党项,安定了西部边陲。

    李忱在位时间虽短,但文治武功方面都有不小的成就,被后人赞誉为“小太宗”,认为他有李世民之风。

    但可惜李忱像前几任皇帝那样都妄想长生不老,因为长期服用丹药,最终在五十岁的时候毒发身亡。

    李忱死后其子李漼继位,他与群臣根据李忱的功绩为他上庙号“宣宗”,将他葬在咸阳县境内北仲山上的“贞陵”。

    李忱不仅在功绩上被人称为“小太宗”,而他的帝陵也是比照李世民的“昭陵”修建,规模在唐朝十八帝陵之中排行第二,比李治夫妻的“乾陵”还要大。

    李瑛考察的时候,第一眼就相中了北仲山。

    这座山峦矗立在咸阳境内,看起来巍峨雄壮,南临渭河,依山傍水,看起来好似虎踞龙盘。

    只可惜李忱没想到自己会死的这么早,活着的时候一直没有为自己修建陵墓。

    李忱驾崩之后,他的儿子急于将他下葬,选好了地址之后仅修建了一年的时间,便把李忱埋葬在这座帝陵之中。

    因为建造时间仓促,导致陵墓不够坚固,防盗性差,因此被温韬成功的打开了地宫,将里面的陪葬品一扫而空。

    李瑛相信,如果自己拿出三十年的时间在北仲山上修建帝陵,那么规模以及防盗性将会超过李世民的昭陵以及武则天的乾陵。

    李瑛考察的时候就已经看好了这个地方,本来希望韦坚能够站出来提议将此处定为帝陵所在,谁知这个家伙学起了鸵鸟,无奈之下,李瑛只好开门见山。

    “陛下圣明,臣以为北仲山一襟带水,龙盘虎踞,风水犹胜昭陵所在的九嵕山,实为关中龙脉所在。”

    听到李瑛自己做出了选择,韦坚当即跳出来拍马屁。

    这北仲山是陛下自己选择的,无论孬好,这样就不怕别人借题发挥攻击自己。

    “陛下慧眼如炬,臣虽然不懂风水,但也能看出北仲山是个风水宝地!”

    “圣人简直是风水大师,堪舆之术不在袁天罡、李淳风之下,北仲山确实是个绝佳场所!”

    被韦坚抢了先,东方睿与严挺之不甘示弱,各自一顿狂捧,把李瑛简直夸成了风水大师。

    李瑛不会看风水,但却会看几个山脉的雄伟程度,这北仲山与九嵕山地形相似,从风水学上来说肯定是个绝佳场所,把自己未来的帝陵建在这里肯定没错。

    “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综]我,软妹,真香警告! 六岁皇子:麾下竟全是陆地神仙? 我签了离婚协议要出国,总裁妻子慌了 北境之王 剑断万古 天灾末世,我努力活着 修仙界来的嫂子是全能 罪犯档案管理员重生了 穿越后系统给双修功法什么意思?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