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爱读小说网

我爱读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盛唐华章 > 第912章 风雪送君去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912章 风雪送君去(2/3)

在张家的灵堂前当众宣读圣谕。

    “圣谕:张公为国尽忠,品德高尚,功勋卓着,至死方渝,今日陨落,实乃大唐之哀。

    自即日起,辍朝五日,由礼部、太常寺为张公举行国葬。

    追赠始兴郡公,授司徒,谥‘文献’,钦此!”

    “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到皇恩如此浩荡,张拯三兄弟急忙率领全家叩首谢恩。

    张九龄虽死,但以文官追赠郡公,也是莫大的荣耀。

    姚崇死后追赠梁国公,宋璟死后追赠广平郡公,张九龄能够获得这样的殊荣,足可比肩姚、宋二相,足以成为韶州,乃至岭南人的骄傲。

    前年,贺知章死后被追封嘉兴县公,追赠太子太师,授勋柱国,相比于张九龄却是略逊一筹。

    次日,张九龄去世的消息迅速在长安传开,无数人为之惊愕惋惜,感叹大唐栋梁折损。

    礼部尚书东方睿派遣了郎中纪训前来通化坊为张九龄主持葬礼,按照国公的规格盛大发丧,接受满朝文武的吊唁。

    关中的这场大雪纷纷扬扬的下了一天一夜,银装素裹的八百里秦川好似披上缟素,魏巍秦岭、茫茫渭河,仿佛在为一代贤相送行。

    来自各省、各州的使者纷纷冒雪来到京城,凭吊张相的亡魂,送他最后一程。

    由于交通不便,张九龄的遗躯至少要在家中停棺十日才能下葬,地点定在了长安城东的丰陵,陪葬未来的李隆基。

    毕竟张九龄的仕途大部分都是在李隆基手下度过,仅仅只是在李瑛手下担任了三年的宰相,严格来说,他属于李隆基的旧臣。

    通化坊距离太安宫不远,乐队的喇叭唢呐声传入李隆基的耳朵中,一连数日不绝,这让李隆基猜测肯定有大人物去世了。

    “外面何人办丧事?”

    经过连续几天的打探,李隆基总算逮住了一个新来的小黄门问话。

    这个前来送饭的小黄门手里提着食盒,摇头叹息。

    “回太上皇的话,是张相爷去世了,已经死了五天,朝廷一直在辍朝哀悼。”

    “张九龄?”

    李隆基有些惊讶。

    如果没记错的话,张九龄今年也就六十九岁,虽然已经到了古稀之年,可李祎、萧嵩都是七十四五岁的人了,不也活得好好的嘛!

    “你给朕把门开开,让朕出去祭奠一下张九龄如何?”

    李隆基觉得这个小黄门老实木讷,便笑眯眯的试探,“张九龄在朕的手底下效力三十多年,朕无论如何都要送他一程。”

    “咱家可不敢,这可是抄家的大罪!”

    小黄门生气的拎着手里的食盒转身就走:“不要以为我跟你说句话就好糊弄,你再耍心眼,我把你的饭菜全都倒了!”

    “混蛋,你给朕端回来!”

    饿了一夜的李隆基顿时急了眼,“你不开门就不开门,你把朕的饭菜端走算怎么回事?朕已经一宿没吃饭,把朕饿出个好歹来,你能担待得起吗?”

    但任凭李隆基喊破喉咙,生气的小黄门却已经拎着食盒远去。

    负责掌管太安宫的主事见小黄门把饭菜原封不动的拎了回来,诧异的问道:“为何把太上皇的早餐又拿了回来?”

    “这糟老头子问我何人去世,我好心告诉他是张相爷去世了。他居然想要骗我给他开门,小的一怒之下把饭菜拎了回来,让他吃点苦头!”

    这个爱说话的小太监巴拉巴拉的解释了一通。

    主事太监点头:“做得好,这个老家伙一直贼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北城枭雄 陈轩女娲鸿钧成圣 没装,我就是个Omega 风情摇曳 李十一赵曼 温柔男二真香 穿书后死对头总想娇养我 重生七零:肥妻要翻身 李问禅秦瑶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