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爱读小说网

我爱读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 第二四三章 事已毕(下)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二四三章 事已毕(下)(2/3)

工商兴盛也排不上号吧?”
“国公所言极是。若只论工商发达、商铺鳞次,济南实在算不上兴盛。西比如临清、济宁;即便不谈运河,也不及周村、潍县、烟台。按照国公以往的城市分法,济南与京城倒有几分相似、亦或者如国公之前练兵处的威海。只是作为政治或者军事的中心地位,若论商业,不过是为了满足城中省治各官、军队驻扎所用。”
这官员跟随刘钰日久,知道刘钰对城市的一些认识。比如当初的威海卫,就是一座依靠军队的消费型城市;比如京城,此时也大可以算是消费型城市。
而如济南,实则也差不多。都是因着作为省治,又驻扎军队,又有省级官员官府,城市的手工业基本上也就是围绕着城市自身需求来的。
西边有运河。
东边有大海。
夹在中间,工商业想要大发展,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这官员说完这个,又顺着话茬道:“昔日太史公作《货殖列传》,讲了生产、讲了消费、讲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甚至讲了各地的风气习俗百姓习气。”
“唯独在‘交通’一事上,着墨甚少。”
“昔日不觉,以为理所当然,自来如此便是自来如此。如今运河被废、胶济通车,前后许多年间,只论工商形式,竟大不同。”
“昔日济宁号小苏州,如今败落至此。”
“而济南城,昔日鲁人谁人不知,这济南就是个省城、驻兵的地方。如今却因为胶济通车,西、中各地物产,皆云集于此,通往胶州而出海。这济南竟是一日日富庶起来,连带着胶济路周边市镇,也都多有发展。”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一切不变,那么很多问题也就暴露不出来,即便说有人给出了正确的道理,却也没法验证,尤其是关于成百上千万人的事。
而刘钰当初说的一些话,如今一一验证,也叫大顺的许多人,有了一个明显的、适合的观察对象,研究工商业发展到底需要什么。
这些年,交通、物流、运输方式的变化,可以说,对松苏和山东的影响是最大的。
大到山东连续爆发了几场大起义、以及西部地区的工商业显著萧条……甚至萧条的一些西部运河富庶县都好几年没有士绅商贾出钱修县志的地步,而之前运河没废之前那里的县志可是年年修的。
整个山东的经济格局,全都被改写了。
这也使得大顺的很多人开始思考一些事:在不考虑动一些基础的诸如所有权等基础上,到底是什么对工商业的发展影响巨大?
是各个州县的百姓的性情、习惯?
是各个州县官员的能力、本事?
亦或者,这些东西加在一起,甚至不如简单至极的“交通”二字?
而一旦开始考虑这样的问题,便有更多的问题等着去考虑、讨论,尤其是面对二十年内山东经济格局的重新改写……而且是特别剧烈、肉眼可见的这种剧烈的改写,不免是要让许多人思考的。
有时候,或许会说,经济学有时候像是先射箭后画靶子。
但有时候,又并不是。
而经济,政治,又是不分家的。
刘钰听到这些官员们在谈关于经济、工商发展的见解,却笑了笑,摇头道:“今日我倒并不是想说这个,或者说……这个本就不必谈。运河被废之后的诸多问题,已然足以说清楚了。”
“你们也知道,我是少谈义、而多谈利的。”
“先秦先贤,有人言:交相利。他们也是谈利的,要以交相利而大利天下。”
“太史公,也是谈利的,所谓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但既说利,或者说,利天下……”
“那么,这天下到底该怎么算?”
“世上,没有变法,能让所有人都受益,至少现在没有。哪怕是技术上的,你做出个更好的东西,便可能叫一些原本从事这事的人无业为生。”
“仅以山东为例,这些年的变革,可谓是彻底毁了鲁西、鲁北、运河沿岸。但同样的,又肥了胶东、沿海。”
“所牵连的百姓,两边各有千百万。”
“既然说,变法有利有弊,不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北城枭雄 陈轩女娲鸿钧成圣 没装,我就是个Omega 风情摇曳 李十一赵曼 温柔男二真香 穿书后死对头总想娇养我 重生七零:肥妻要翻身 李问禅秦瑶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