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爱读小说网

我爱读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 第二八零章 最终的闹剧(六)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二八零章 最终的闹剧(六)(4/5)

业,呈现出一种大顺特色的形式:多点开花、遍地都是、围绕各省大府县、依靠“天然关税”的存在,而形成的星罗棋布的格局。
在改革之前、在铁路火轮船出现之前。
松苏、鲁西北、江汉、程度、关中、河北、广东……这些地方的手工业,都各有特色,并且至少实现了“本省的自给自足、和本省的市场填充”。
废漕改海,失去了朝廷投资每年维修的大运河,鲁西地区、扬州地区,率先衰败。
而伴随着铁路、火轮船等降低物流成本的新技术的即将出现。
一场比之废漕改海导致的扬州鲁西等运河经济区快速衰败的“经济格局重写”,即将出现。
从大顺“总的生产力”来看,无疑,是进步的、提升的。
但是,从各个地区、各个省、各个府县分散的手工业经济区来看,这将带来一场毁灭。
快速的改变,也即会带来剧痛。
一个废漕改海,一个贸易中心从广东挪到松苏。
这都让大顺疼了三十年。
从鲁西地区的漕工起义、到扬州盐工起义、再到五岭脚夫起义、粤绣织工起义、松苏反抗南洋米低粮价骚动……连绵不断。
看上去,大顺这二三十年的变革,光鲜亮丽。
但这光鲜的背后,是刘钰的青州军军改后的军队,从京畿镇压到五岭、从扬州杀到了鲁西。
而废漕改海、贸易中心北移松苏,只是涉及到了“商业”,还没涉及到“工业”。
武夷山的茶农依旧在种茶,只是五岭的脚夫失业了。
两淮地区的盐依旧在海边产,只是扬州的盐工打包工失业了。
鲁西地区的基本经济还算完整,只是围绕着临清、济宁等地的和商业、运输有关的人失业了。
然而。
新的运输工具的使用,物流成本的降低,这将彻底重塑大顺的经济格局。
简单来说。
在没有火轮船之前。
湖北的纺织业,哪怕技术低于松苏、哪怕棉花靛蓝等原材料不如松苏靠近殖民地海运的优势。
但凭借“逆流而上”这个“天然关税”。
湖北的纺织业,依旧还能抗的住——这就和历史上苏伊士运河修通之前,欧洲的确蒸汽机了、欧洲地区产业革命了,但是,海运不要钱吗?不要成本吗?还不是闹出来了1893年南通布反击机织布、把欧洲布压到了上海城内的名场面?
真正要改变大顺经济格局、导致剧痛的,不是松苏的那几个蒸汽工厂、也不是松苏的那几项新技术。
而是……物流成本。
更具体点,也即即将投入使用的、可以逆流而上的【火轮船】。
这,对大顺的影响。
将如16世纪,欧洲的风帆船沿着大海,来到了印度和中国。
而让曾经富庶的西域,彻底沦为了一片荒凉;曾经坐地收钱的奥斯曼,逐渐没落;曾经辉煌的阿拉伯文明,开始衰落。
在大顺,看不到这个问题的人,是没资格谈自由贸易的。
在技术不断进步之前,在火轮船和铁路开始让有先见之明的人担忧内部经济崩溃之前。
大顺,是有国内统一市场的,并且理论上也是没有内部关税和地方保护主义的。
因为,大自然,就是天然的关税。
都有天然的关税了,为什么还需要行政手段?
而现在,认识不到人类已经开始撕碎大自然的“天然关税”的人,认识不到大顺即将迎来一波比废漕改海更严峻的经济格局变动的人。
完全没有资格去染指皇位。
甚至,实际上,若不能明白这一点,实际上连天佑殿、六政府都没资格进。
昨日商业繁华的鲁西,二十年间混成了山东的经济洼地,一片萧条,乃至于一些繁华商业城市连“县志”都编不起了。
连其中到底因为什么都搞不明白,反而诉诸于什么思想的守旧、什么没有商业意识、什么投资不过临清关……这样的人,是不配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领导大顺前进的。二十年前繁华的“小扬州”,难道二十年前那里的人思想不守旧、那里的人就有商业意识,而二十年后就没有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有些社会存在,比如海运、比如狭小的国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综]我,软妹,真香警告! 六岁皇子:麾下竟全是陆地神仙? 我签了离婚协议要出国,总裁妻子慌了 北境之王 剑断万古 天灾末世,我努力活着 修仙界来的嫂子是全能 罪犯档案管理员重生了 穿越后系统给双修功法什么意思?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