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爱读小说网

我爱读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 第二七六章 最终的闹剧(二)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二七六章 最终的闹剧(二)(3/4)

的有害理论,法国将至少有200万工作者失业……】
【农业和工业,才是社会活力的两大源泉。外贸,只是其结果】
【不要将我们的荣耀,与物质,亦即工业和农业分开】
【不要将商业繁荣的虚假体系,建立在兴盛的国民工业的毁灭之基础上。如甜菜问题,如果为了商业繁荣、为了财政好看,就放开管制,让加勒比的甘蔗冲垮本土的甜菜,这就是鼠目寸光】
既然是一整套的“经”。
那么,和其余的小册子,肯定是上下联系的。
这个问题,就又绕回了在《论贫困的消灭》里的内容,并且是完美的衔接。
【……国家由无力销售的生产者和无力消费的饥馑者组成,这种无力销售的生产者、和无力消费的饥馑者,(要发展工商业)则迫使政府像英国那样,在存在成千上万的失去一切的法国人或英国人的情况下,前往中国寻找成千上万的消费者】
【假如,这些法国人或英国人如果能够购买食物和合适的衣物,那么,将能创造出比侵略那中国得到的最有利的条约,还要大得多的商业活动、和工商业的发展】
【让国土的财富增长,好于去中国寻找市场】
固然说,这话从发动了二鸦的这厮嘴里说出来,绝对讽刺,自打脸到了极致。
也固然说,拿三是在用小农小生产的青春版思路,去解决小农小生产者即将衰亡的现实问题。
但是,他的想法,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达成效果的。
从纯粹的技术角度讲,他的思路是“以农业薪酬,和工业薪酬竞争,从而迫使工业不得不开出更高的工资。
而更高的工资,又会扩大国内市场。国内市场扩大,又促进了工商业的进一步繁荣”。
这个技术角度,是否可行?
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行的。
比如,从杰斐逊允许小块土地买卖再到西进运动宅地法的北美,从技术角度,也可以认为就是这么个路线。
但,问题在于。
老马说过这个问题,即北美的人口、耕地、土地等,适用于这种“青春版”思路。但老马也说,这个青春版思路,也只能走到南北战争之后,到了南北战争之后,就必须转向了。
而法国,固然说,人均耕地面积,比大顺这边要多得多。
但是,法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是和大顺比要多。仍旧没法和北美比,也根本不可能有每个法国家庭都有农场的地步。
这个现实基础摆在这,你凭什么能走“农业薪酬,和工业薪酬竞争”的思路呢?
你法国就算分了地,就算小农鉴于均分继承法主动不生娃防止下一代阶级滑落,问题是你法国的那点地,怎么可能让农业倒逼工业工资?
你法国人均几亩地啊?是人均比中国多点,但你和北美比,那不是龙王爷面前耍宝?达到铁器牛耕技术水平下的粗犷农业一年一熟的小农极限了吗?
差远了。
于是,这才有了拿三在《论贫困的消灭》里的思路。
首先,虚空地假设,法国其实有的是荒地,至少有个919万公顷的随时可以被垦耕的荒地,亦即1亿5000万亩的荒地。
然后再假设,这些这么多年都不种植的土地,两年就能开发出来。
然后再假设,每亩地可以创造大约10法郎的农业产出。
最后再假设,每亩地只收0.5法郎的税、或者给私人所有者的承包税。
然后再假设,200万的法国失业者,来经营这1亿5000万亩的土地。
最后由这些假设,得出结论:每个法国的失业者,平均每年可获得600法郎的收入。
然后呢,国家每年增加7000万法郎的收入、按照每公顷土地能多养两头生出来算法国又能每年多出来1800万头牲口的肉奶、这就又等于为法国的工商业增加了200万每年平均600法郎收入的强大消费市场。
而这么搞,就使得工业产业想要招人,就不得不给出比每年600法郎更高的工资,否则人民为啥不去种地呢?
如果工业产业每年给出这么高的工资才能招到人,那么这就等于一下子解决了法国的“内部市场”问题。也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皇* [快穿]前任女配,男主追回计划 代嫁宠妃(重生) 我不觉得我有病啊 捡个大佬当老公 [红楼]宝二爷宠妻日常 濒死之境 我的禁欲系男友 首辅养成手册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